Skip to content

什么是良性讨论?

你是否曾在讨论中被他人激怒?是否曾在讨论后不欢而散?曾被他人全场压制?是否难以应对“杠精”、“偏执狂”的步步紧逼、不断发难?

你需要构建一个良性的讨论环境,做一个良性讨论者。良性讨论者能控制自己和对方的情绪,懂得从讨论中获得更多。

什么是良性讨论呢?怎样做才能成为一个良性的讨论者呢?这篇文章或许能帮到你。

非情绪化

如果你在讨论时容易被他人激怒,不要担心,这种情况有很多种原因,并非全是你的错。相反,情绪化正是人们捍卫观点的一种外在表现,是试图让他人接受自己观点的一种方式。但是请注意,一旦讨论情绪化且没有得到控制,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讨论双方为了自己的观点争论地面红耳赤,最后不欢而散。

怎样应对讨论时情绪化的各种情景呢?你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试试:

  1. 如果讨论对方完全奔着争论甚至争吵来的,马上终止讨论,这种讨论是无意义的行为;
  2. 当他人的观点与自己不符,并且快要被激怒时,不断地在心里暗示自己:我是来寻找答案的,我是来寻找答案的,我是来寻找答案的!
  3. 对方情绪化了怎么办?如果讨论的对方被你激怒了,此时的你应当放慢语速或者干脆不说话,将话语权完全交给对方,当对方获得话语权并开始积极组织语言试图说服你时,情绪化就会慢慢消失。
  4. 讨论时对方言语攻击(甚至人身攻击)怎么办?莫急,不要发怒,这种情况往往就是一个信号,你即将要说服对方了,因为对方已经找不到有效的论点来支撑自己的观点了,这是“即使不能说服你,我也要毁了你”的行为,你应当为此高兴而非愤怒,因为这场博弈最终的赢家是你。(同时不要忘了安抚对方的情绪)

非自大

有的人讨论为了学习新知,有的人讨论为了获得优越感,自大的人正是后者。

良性讨论中,没有绝对的正确,也没有绝对的错误。每一个深思熟虑后的观点都值得被推敲,我们大脑允许两种互相矛盾的观点同时存在,这就是思维的美妙之处。

如果你是自大的讨论者,你应当适当调整自己的心态,尊重每一个思考的结果,重新认识这些不同的声音,也许他们并没有那么“不堪”。 如果你碰到了自大的讨论者,切记不要情绪化,讨论中有一百种原因让你情绪化,但你只需要记住:如果你想获得什么,控制自己的情绪并继续下去;如果不是,则马上终止讨论。

自大的讨论者往往不会在讨论过程中调整自己的观点,因为在他看来,他的观点已经很完备了,其他观点既不形成对其观点的补充,更不会给他的观点造成任何威胁。

与这样的讨论者讨论,适合以学习、吸收他人观点为主,尽可能少表达自己的观点(因为表达了也没用)。但是,有必要听下去,因为自大的讨论者准备的观点往往是其深思熟虑甚至是深度思考后的结果,在短短的时间内,你可以尽情吸收他人思考的结果。在讨论结束后,你可以将这些观点重新梳理,剔除无用的,吸收有用的,作为对自己思维方式的一种补充。

非固执

固执是讨论者最大的弊病。 与自大的讨论者不同,固执的讨论者坚持自己看起来不怎么完备的观点,尽管这些有可能来自某篇不入流媒体的口水文,或者干脆就是道听途说,他们在第一次看到这些观点时,深受感动,并将其奉为人生信条。

谨慎地与固执者讨论,他们讨论的目的是将自己的观点像流水账一样说出来,并试图说服你。你需要细心甄别这些观点,不要被带歪。

如何防止自己变成固执的讨论者?你应当多听、多看、多实践,如果当初看到了十个不同的观点,相信你不会固执地坚持某一个,而是综合各种观点的优点,并融合自己的理解,最终形成自己的观点。

无知带来固执。因为视野的限制,固执者认识的世界是绝对的、单调的,所以在讨论时,你会经常性地听到某些极端的言论从固执者的口中蹦出。

不要试图去纠正固执者,这会令人反感。讨论时,你只要将自己的观点表达出来即可,尽管固执者会推翻你,但是不要担心,固执者的推翻只是习惯性的推翻,而不是思考后的推翻。如果你仍要坚持己见,固执者会把他的观点重复无数次,直到你不再说话为止。

提高认知水平

讨论的双方都在传达自己的观点,尽管我们一再强调讨论的观点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但是有优劣之分。

我们可以认定“读书无用论”是一种劣质观点,因为在当今时代,文化水平是最强的生产力。但这种观点并不总是错的,战争年代参与杀戮的士兵,读书反而会让其畏首畏尾,畏缩不前,在这种情况下,“读书无用论”变成了一个优质观点。同样在战争时代,参与制定战略的将官们,最好读书越多越好,这样才不容易目光短浅,制定错误的战略而导致失败。

可见,同一个观点,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作用于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表现。因此,去除偏见,减少固执能让我们在讨论中锻炼更灵活、随机应变的思维。而这一切,都是不容易达到的,你需要的是丰富的学识和较高的认知水平。

有很多办法来提高认知水平,但终其本质就是学习。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融合众多观点,最终形成自己独有的观点,所有观点中,你坚定不移的那部分,最终就沉淀成了你的价值观。

如果说讨论是一门技术,那么提高认知水平是这门技术的基本原理。纵使你心平气和,温文尔雅,但是你腹中无物,又怎能令人折服?

平等对谈与错误处理

平等对谈是理想,但理想不可奢求。讨论中,你的对方,人生经历、社会地位、认知水平都可能与你不同。如果你属于弱势的一方,请尽可能地将自己塑造成一个合格的学习者,从他人的观点中吸收自己想要的东西,而不是用力地将自己伪装成同等水平,很遗憾,这只是在刻画小丑,最后往往啼笑皆非。

虚心是上天赐给讨论者最好的礼物。讨论时,自己的观点被他人颠覆了怎么办?如果你认为自己是错的,他人是对的,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接受它。

我喜欢曹操对于自身错误的处理方式,打死不承认,但确实会改。我大可不必总是要当面承认错误,我亦有自尊。

如果别人颠覆了你的观点,并且你已经认识到自身的错误,最好的办法就是改正它,改正错误并不是你对他人的屈服。恰恰相反,改正错误正是你对真理的尊重。

最后

不要强调绝对的理性,良性讨论没有赢家,争强好胜的风格会让你在讨论中毁了自己。勉之。